客服热线:170-9120-6331

中药檀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生产工艺流程

2017-12-26来源:爱商户
核心摘要:中药檀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生产工艺流程用中药炙烧治疗疾病古来有之,在《本草纲目》中便有记载雷火神针用于古代的宫廷治疗,在18世纪中期(雍正年间)在雷火神针的基础上形成的艾条灸法,也使得原本神秘的雷火神针
中药檀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生产工艺流程
 用中药炙烧治疗疾病古来有之,在《本草纲目》中便有记载“雷火神针”用于古代的宫廷治疗,在18世纪中期(雍正年间)在“雷火神针”的基础上形成的艾条灸法,也使得原本神秘的“雷火神针”走入寻常百姓之家。
中药炙烧是一种典型的内病外治的绿色环保疗法,选用多种中药炮制提炼而成,在燃烧过程中通过中药燃烧时产生的热量、红外线、药化因子、物理因子等,通过脉络和腧穴的循经感传共同达到透皮给药、温经通络、调节人体机能来治疗疾病。而中药捏合制成的“中药香”目前也已经广泛的使用在某些慢性疾病的中药炙烧治疗中。
但是“中药香”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问题,由于中药药材的粒度过大,不易充分燃烧,容易形成有毒烟气;燃烧时产生的灰分温度较高,跌落时容易炙伤皮肤;传统的“中药香”制备繁琐难以满足市场化的需求,“工业香”、“再生香”等劣质香产品鱼目混珠,不仅影响了市场秩序而且影响了用者的身体健康。在这些问题中以“工业香”的危害最为深远。在“工业香”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市面上价格较为低廉的无烟炭粉作为原料,通过混入化学合成香精等进行调香,加入碳酸钙、硝酸镁等辅料增加产品重量,降低燃香烟气,混合成的制香原料加入工业粘合剂如:聚丙烯酰胺、纤维素醚等制作成型,所制成燃香燃烧时产生的烟气成分复杂,其中含有常见的甲醛、苯系物及多环芳烃等多种空气污染物,具有潜在的生理毒性,不利于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檀香的配方,由下列按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檀香木 20-40   七里香 1-5   干艾草 1-5   改性植物粘粉 10-25。
优选地,还包括了:红花 10-15  延胡索 5-15  川芎 5-15  丹参 5-15  白芷 5-10。
其中,檀香木为进口澳洲檀香木,延胡索为醋炙延胡索,川穹为酒炙川穹。改性植物粘粉为表面氧化交联处理的印尼楠木粘粉。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的中药檀香的制备方法,采用上述配方制备,工艺过程如下:
A、备料:按重量份分别取檀香木、红花、延胡索、川芎、丹参、白芷、干艾草、七里香和改性植物粘粉,备用;
B、破碎:将备用的檀香木、红花、延胡索、川芎、丹参、白芷、干艾草、七里香高速破碎,得到破碎粒料,备用;
C、粒料搅拌:将步骤B得到的破碎粒料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温度设置为30℃-45℃,低速60-240转/分钟,搅拌20-30分钟,得到预混粒料,备用;
D、粒料粘结:将将步骤A称取的改性植物粘粉和总重量份3%-5%的超纯水加入到搅拌均匀的预混粒料中,搅拌温度设置为45℃-60℃,低速60-240转/分钟,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物料,备用;
E、压制成型:将步骤D得到的混合物料加入到模压机器中,压力为2-5MPa,保压时间1-10秒,温度为45℃-60℃,脱模,得到中药檀香初品;
F、低温烘干:将得到中药檀香初品送入烘箱室中,烘箱室温度设置为60℃-80℃,烘制4-6小时,得到中药檀香成品。
优选的,步骤B高速破碎后的粒料,筛选大小为80-200目的粒料备用。
优选的,步骤B高速破碎后的粒料,送入发酵罐中恒温低氧自然发酵,发酵罐温度设置为25℃-30℃,罐压为0.02-0.05MPa,氧浓度为1*10-3 mmol/L-4*10-3 mmol/L,发酵时间为1-2月,发酵完的料粒再进行步骤C。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中药原料高速破碎,筛选80-200目大小的粒料制香备用,通过高速破碎破坏中药药材的纤维结构,有益于加工时粘结成型,同时可以加快燃烧时香气、药化因子的散发,减少燃烧剩余灰分。
2.经过恒温低氧发酵的药材粉末,其中中药材中广泛含有的苯甲醛、不饱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等,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得到有效消除,使中药有效减毒,经过发酵后药材粉末中的有机物会被转化成醇、酯类,香味更浓。
3.通过使用进口檀香与中药药材的合理配伍,选用常用的红花、延胡索、川芎、丹参、白芷等作为活血通瘀的主要成分,辅以檀香、干艾草、七里香等具有特殊香气的药材,在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同时,可以达到凝神静气、刺激机体增强免疫、抑菌消毒的功效。
4.生产过程中使用改性植物粘粉代替了工业粘合剂,改性植物粘粉表面带过更多的羟基和羧基基团提供更多的粘性末端,可以减少粘粉的用量,同时提供更强的粘性,使产品更为耐碎耐碰撞,有利于产品的生产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备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棒形中药檀香成品图。
图3为实施例2制备的环形中药檀香成品图。
图4为实施例3制备的锥形中药檀香成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棒形中药檀香是按照以下配方及制备方法制成,其流程如图1所示,其成品示意图如图2所示:
A、备料:称取重量份不同的材料:檀香木30、红花10、醋炙延胡索10、酒炙川芎10、丹参10、白芷5、干艾草2、七里香3和改性植物粘粉20,备用。
B、破碎:将备用的檀香木、红花、醋炙延胡索、酒炙川芎、丹参、白芷、干艾草、七里香高速破碎,得到破碎粒料,筛选目数为80~200目大小的粒料,将筛选的粒料送入发酵罐中恒温低氧自然发酵,发酵罐温度设置为30℃,罐压为0.05MPa,氧浓度为1*10-3 mmol/L,发酵时间为1个月。
C、粒料搅拌:将经过发酵的破碎粒料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温度设置为30℃,低速120转/分钟,搅拌20分钟,得到预混粒料,备用。
D、粒料粘结:将所述重量份的改性植物粘粉和总重量份3%~5%的超纯水加入到搅拌均匀的预混粒料中,搅拌温度设置为45℃,低速150转/分钟,搅拌20分钟,得到混合物料,备用。
E、压制成型:将所述混合后的物料加入到模压机器中,压力为2~5MPa,保压时间1~10秒,温度为60℃,脱模,得到中药檀香初品。
F、低温烘干:将得到中药檀香初品送入烘箱室中,烘箱室温度设置为60℃~80℃,烘制4~6小时后,取出,自然风干,即得中药香成品。
实施例二
一种环形中药檀香是按照以下配方及制备方法制成,其流程如图1所示,其成品示意图如图3所示:
A、备料:按重量份分别取以下原料配方:檀香木40、七里香1、干艾草5、红花15、醋炙延胡索15、酒炙川芎5、丹参15、白芷10、表面经氧化交联处理的印尼楠木粘粉25。
B、破碎:将备用的檀香木、七里香、干艾草、红花、醋炙延胡索、酒炙川芎、丹参、白芷高速破碎,得到破碎粒料,将筛选的粒料送入发酵罐中恒温低氧自然发酵,发酵罐温度设置为25℃,罐压为0.02MPa,氧浓度为4*10-3 mmol/L,发酵时间为1~2个月。
C、粒料搅拌:将发酵后得到的粒料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温度设置为40℃,240转/分钟,搅拌30分钟,得到预混粒料,备用。
D、粒料粘结:将印尼楠木粘粉粘粉和总重量份3%-5%的超纯水加入到搅拌均匀的预混粒料中,搅拌温度设置为60℃,240转/分钟,搅拌30分钟,得到混合物料,备用。
E、压制成型:将步骤D得到的混合物料加入到环形模压机器中,压力为2-5MPa,保压时间1-10秒,温度为50℃,脱模,得到初品。
F、低温烘干:将得到中药檀香初品送入烘箱室中,烘箱室温度设置为60℃-80℃,烘制4-6小时,得到环形中药檀香成品。
实施例三
一种锥形中药檀香是按照以下配方及制备方法制成,其流程如图1所示,其成品示意图如图4所示:
A、备料:按重量份分别取以下原料配方:檀香木20、七里香5、干艾草1和改性植物粘粉10。
B、破碎:将备用的檀香木、七里香、干艾草、高速破碎,得到破碎粒料,备用。
C、粒料搅拌:将步骤B得到的粒料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温度设置为45℃,低速60转/分钟,搅拌30分钟,得到预混粒料,备用。
D、粒料粘结:将改性植物粘粉和总重量份3%-5%的超纯水加入到搅拌均匀的预混粒料中,搅拌温度设置为45℃-60℃,低速60转/分钟,搅拌20分钟,得到混合物料,备用。
E、压制成型:将步骤D得到的混合物料加入到锥形模压机器中,压力为2-5MPa,保压时间1-10秒,温度为45℃,脱模,得到初品。
F、低温烘干:将得到中药檀香初品送入烘箱室中,烘箱室温度设置为60℃-80℃,烘制4-6小时,得到锥形中药檀香成品。
实施例四
1、试验目的及方法
目的:初步评价本发明对空气自然菌的杀灭情况。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中2.1.3.5项,选体积20m3无人房间进行现场消毒试验。密闭房间后进行消毒前空气自然菌采样5分钟,作为消毒前对照。在室内点燃3支棒形中药檀香,与消毒2小时后与室内空气自然菌采样5分钟。将采样平皿置于37℃培养48小时,观察菌落数,实验重复3次,计算自然菌消亡率。
2、试验结果
在20m3无人、密闭房间点燃3支棒形中药檀香,2小时后,空气自然菌平均消亡率为81.61%。
表1 对空气自然菌消毒试验结果
试验次数 消毒前菌落数(cfu/m3) 2小时消亡率% 1 1.24*103 77.71% 2 1.05*103 83.78% 3 1.27*103 83.33% 平均 1.19*103 81.6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企业:厦门美真香佛具艺品有限公司)
下一篇:

简易组装式骨灰盒存放架框架式结构技术

上一篇:

殡仪馆火化炉尾气排放调节及处理装置技术方案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最新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