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土地资源的的日趋紧张,火葬取代了传统的土葬,也减少了细菌病毒的发生和传播。土葬是某些环境污染物的已知来源,是不争的事实。其中的防腐液里的汞、砷和甲醛都会污染地下水。火葬避免了尸体的腐烂都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自从二十世纪开始,火葬在世界各地被提倡,以节约稀少的耕地。火葬仪式一般在火葬场举行,火葬场可以是的礼拜堂或殡仪馆的一部分,或坟场提供的独立设施或服务。火化后的骨灰会放在一个长方形的塑料容器中,再放进一个纸箱或丝绒袋内,又或骨灰瓮内,然后归还给死者近亲。骨灰可以存放在一个骨灰瓮,或撒在一个特殊的地方,如山上、海中(海葬)、或埋在地下等。其它特别的例子有通过氦气球、烟花、猎枪子弹射出或从飞机上散落地面等,甚至将骨灰送到太空。火葬出来的骨灰需要放置保存起来,以便安葬。特别是在南方地区气候潮湿,容易对骨灰造成影响,使其粘黏在一起,同时骨灰中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病毒等,影响人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毒杀菌骨灰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毒杀菌骨灰盒,包括支撑脚、吸盘、骨灰盒本体、泡沫层、电池、水平仪、防水膜、低功率加热器、紫光灯、盒盖、LED灯和透明玻璃板,所述的骨灰盒本体底面设有吸盘,吸盘底端设有支撑脚,骨灰盒本体内壁设有泡沫层,泡沫层内侧包覆有防水膜,泡沫层内部设有电池和低功率加热器,骨灰盒本体外侧设有水平仪,骨灰盒本体侧壁设有把手,骨灰盒本体内设有紫光灯,盒盖与骨灰盒本体铰链,盒盖内壁设有LED灯,盒盖上设有透明玻璃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电池与低功率加热器、紫光灯、LED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骨灰盒本体侧壁顶端设有吊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支撑脚辅助固定,避免安放不稳造成忌讳,吸盘减少底面湿气对骨灰盒本体的影响,泡沫层、防水膜保护骨灰,避免湿气造成骨灰粘黏,低功率加热器为骨灰盒本体内加热干燥,减少水汽的影响,水平仪保证骨灰盒本体安放端正,避免忌讳以示尊重,把手方便拿取,紫光灯定时对骨灰盒本体内进行消毒杀菌,避免避免有害细菌的传染和扩散,保证人生安全和健康,LED灯方便在夜晚或光线较暗时安放骨灰,通过透明玻璃板可以清楚的看到骨灰盒本体内情况,电池为低功率加热器、紫光灯、LED灯供电,可通过绳子穿过吊环固定或拿取骨灰盒本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消毒杀菌骨灰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脚,2、吸盘,3、骨灰盒本体,4、泡沫层,5、电池,6、水平仪,7、防水膜,8、把手,9、低功率加热器,10、紫光灯,11、盒盖,12、LED灯,13、透明玻璃板,14、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消毒杀菌骨灰盒,包括支撑脚1、吸盘2、骨灰盒本体3、泡沫层4、电池5、水平仪6、防水膜7、低功率加热器9、紫光灯10、盒盖11、LED灯12和透明玻璃板13,所述的骨灰盒本体3底面设有吸盘2,吸盘2底端设有支撑脚1,支撑脚1辅助固定,避免安放不稳造成忌讳,吸盘2减少底面湿气对骨灰盒本体3的影响,骨灰盒本体3内壁设有泡沫层4,泡沫层4内侧包覆有防水膜7,泡沫层4、防水膜7保护骨灰,避免湿气造成骨灰粘黏,泡沫层4内部设有电池5和低功率加热器9,低功率加热器9为骨灰盒本体3内加热干燥,减少水汽的影响,骨灰盒本体3外侧设有水平仪6,水平仪6保证骨灰盒本体3安放端正,避免忌讳以示尊重,骨灰盒本体3侧壁设有把手8,把手8方便拿取,骨灰盒本体3内设有紫光灯10,紫光灯10定时对骨灰盒本体3内进行消毒杀菌,避免避免有害细菌的传染和扩散,保证人生安全和健康,盒盖11与骨灰盒本体3铰链,盒盖11内壁设有LED灯12,LED灯12方便在夜晚或光线较暗时安放骨灰,盒盖11上设有透明玻璃板13,通过透明玻璃板13可以清楚的看到骨灰盒本体3内情况,电池5与低功率加热器9、紫光灯10、LED灯12电连接,电池5为低功率加热器9、紫光灯10、LED灯12供电,骨灰盒本体3侧壁顶端设有吊环14,可通过绳子穿过吊环14固定或拿取骨灰盒本体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支撑脚辅助固定,避免安放不稳造成忌讳,吸盘减少底面湿气对骨灰盒本体的影响,泡沫层、防水膜保护骨灰,避免湿气造成骨灰粘黏,低功率加热器为骨灰盒本体内加热干燥,减少水汽的影响,水平仪保证骨灰盒本体安放端正,避免忌讳以示尊重,把手方便拿取,紫光灯定时对骨灰盒本体内进行消毒杀菌,避免避免有害细菌的传染和扩散,保证人生安全和健康,LED灯方便在夜晚或光线较暗时安放骨灰,通过透明玻璃板可以清楚的看到骨灰盒本体内情况,电池为低功率加热器、紫光灯、LED灯供电,可通过绳子穿过吊环固定或拿取骨灰盒本体。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