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以上亟需改进的管理漏洞与现状,殡仪馆现在使用的地方火化证已不能很好的证明逝者的身份及其身后事宜的真正“善后”问题。逝者生前的工资、证券、期货、银行卡等个人资产,完全由逝者亲属主观意愿去及时办理交接与销户,使社会发展与现状不能同步。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涵盖火化证功能的民政管理系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涵盖火化证功能的民政管理系统包括身份认证系统、应用软件平台、数据中心和即时发卡系统;所述身份认证系统用于对逝者的身份进行认证后登录所述应用软件平台,所述应用软件平台用于获取逝者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编辑处理、将逝者的身份信息进行加密后实时上传至所述数据中心以及所述民政部服务器和公安部服务器,同时将逝者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即时发卡系统,所述数据中心用于数据分析、交换、运算和存储,所述即时发卡系统用于根据逝者的身份信息制作涵盖火化证信息的安乐证。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认证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比对辨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逝者身份证内的信息、逝者生前的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信息以及逝者现场的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信息,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至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所述比对辨识模块根据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中存储的信息辨识身份证与身份证使用人是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软件平台包括登录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发送模块和信息写入模块;所述登录模块对操作人员进行验证,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获取的逝者身份信息进行编辑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息传输至所述信息发送模块,所述信息发送模块将接收到的逝者身份信息进行加密后上传至所述数据中心以及所述民政部服务器和公安部服务器,所述信息写入模块用于将逝者的身份信息写入涵盖火化证信息的安乐证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登录模块采用人脸识别和密码输入的方法对操作人员进行验证。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中心包括供电设备、数据处理服务器和通信设备;所述供电设备为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和通信设备供电,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与通信设备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中心还包括环境控制设备和安全防范设备;所述环境控制设备用于为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提供所需的运行环境,所述安全防范设备用于防火。
更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中心的整体网络结构包括接入层、分布汇聚层和核心层;所述接入层为连接中断设备的网络边缘,所述分布汇聚层用于连接接入层节点和所述核心层中心,所述核心层用于实现骨干网络之间的优化传输。
更进一步地,所述接入层中设置监控管理区域,所述监控管理区域用于实现身份认证与MAC地址绑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核心层中设置光核心DCE交换机、网路审计设备、入侵检测设备和负载均衡器。
进一步地,所述即时发卡系统中包括智能CPU卡和打印机,所述打印机对写入了逝者信息的所述智能CPU卡进行打印。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设置身份认证系统、应用软件平台、数据中心和即时发卡系统,采集逝者信息,建立全国真实有效的逝者信息数据库,并即时报送更新数据至公安部、民政部等相关部门,最终有助于国家及时的掌握全国统一逝者信息,避免延报、误报、漏报逝者信息给国家带来损失。本发明能够实时的办理全国统一的安乐证卡,并协助公安部即时注销逝者身份证,给逝者家属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能起到规范化使用安乐证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涵盖火化证功能的民政管理系统的原理图。
图中1-身份认证系统;2-应用软件平台;3-数据中心;4-即时发卡系统;5-民政部服务器;6-公安部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针对全国殡葬行业信息采集规范不统一、逝者信息不能及时统计、上报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涵盖火化证功能的民政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信息采集、数据存储、实时上传和即时发证等功能。
如图1所示,本发明涵盖火化证功能的民政管理系统包括身份认证系统1、应用软件平台2、数据中心3和即时发卡系统4。其中,身份认证系统1作为整个系统的第一道安全屏障,对系统用户的身份鉴别具有非常高的安全要求。身份认证系统1同时采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和证件识别三种识别方式对逝者的身份进行认证后登录应用软件平台2。应用软件平台2用于获取逝者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编辑处理、将逝者的身份信息进行加密后实时上传至数据中心3以及民政部服务器5和公安部服务器6,同时将逝者的身份信息发送给即时发卡系统4。数据中心3用于数据分析、交换、运算和存储。即时发卡系统4用于根据逝者的身份信息制作涵盖火化证信息的安乐证。
上述实施例中,身份认证系统1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比对辨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逝者身份证内的信息、逝者生前的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信息以及逝者现场的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信息。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至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比对辨识模块根据数据存储模块中存储的信息辨识身份证与身份证使用人是否一致,达到识别不同人身份的目的。
比对辨识模块采用第二代身份证芯片读取方法能够解决假证泛滥、身份登记单位无法验证真伪的问题。比对辨识模块采用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方法能够解决冒名顶替,人证不符的问题。比对辨识模块的综合辨识率能够达到99.5%,能够做到几近完美的身份鉴别,彻底杜绝一切违规进入本发明涵盖火化证功能的民政管理系统的行为。
上述实施例中,应用软件平台2包括登录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发送模块和信息写入模块。为防止不相关人员进入应用软件平台2进行非法操作,登录模块采用人脸识别和密码输入的方法对操作人员进行验证。当检测到有人恶意侵入系统时,登录模块进行报警,并擦除在硬盘中存储的信息。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获取的逝者身份信息进行编辑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息传输至信息发送模块。信息发送模块将接收到的逝者身份信息进行加密后上传至数据中心 3以及民政部服务器5和公安部服务器6。信息写入模块用于将逝者的身份信息写入涵盖火化证信息的安乐证中。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应用软件平台2具体包括以下功能:
1)系统设置
设置发送数据的目标IP地址,选择打印设备,修改使用应用软件平台2的殡仪馆名称,设置报警事件及报警声等。
2)系统安全
(1)安全登录:使用人脸识别方法及操作员的工号、姓名及密码等对使用者进行验证方可进入系统,从而确保一台电脑只有一人操作。
(2)操作员管理:由管理员完成增加操作员、删除操作员以及对操作员授权等操作。
(3)密码修改:修改操作员或管理员的密码。
(4)更换操作员:更换当前登录操作员。
(5)注销登录:操作员完成操作之后,可手动点击注销。当检测到操作员长时间没有对应用软件平台2进行操作时,应用软件平台2自动注销登录。
(6)数据备份:对应用软件平台2中逝者信息、系统日志等数据进行备份,防止由于管理员误操作而造成数据的丢失;实现系统移植,以便于电脑更换。
(7)数据恢复:恢复备份数据,实现系统移植。
(8)系统日志:记录操作员所有操作事件。
(9)查询日志:查询操作员操作事件。
(10)报警:应用软件平台2被非法劫持而进入操作前,应用软件平台2 自动进入保护状态并发出报警信号。
(11)自损功能:当识别到未经操作员授权开机时,或者当识别到被未授权人妄图硬拆、非法读取机内资料时,应用软件平台2的硬盘自动销毁,保证用户信息不被非法读取。
3)信息处理
(1)识别信息:经由信息识别设备识别操作员的信息,判断是否允许进入应用软件平台2。
(2)读取信息:经由信息识别设备读取逝者身份证信息,自动增加逝者信息文件,并将信息写入文件对应位置。
(3)编辑信息:可以增加、修改、删除信息。
(4)查找信息:可以使用快速查找或条件查找功能查找逝者信息。
(5)保存信息:可以对编辑之后的信息进行保存。
(6)遗像获取:可以获取逝者身份证上的图像,也可以从本地获取逝者的图像;
(7)遗像处理:可以对遗像进行编辑处理。
(8)区分土葬和火葬:可以在信息文件中对于土葬和火葬进行不同的标记。
4)信息发送
(1)信息加密:在信息发送前,为确保信息安全,需对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
(2)信息上传至服务器:信息经由网络上传至数据中心3进行储存,以便后期的查询、更改等操作。
(3)信息发送至民政部和公安部的服务器:信息及销户指令经由网络实时传输至民政部和公安部的服务器,提示民政部和公安部的工作人员进行销户操作。
5)信息打印
(1)打印安乐证:使用打印设备将逝者信息写入安乐证并打印。
(2)添加防伪标识:给安乐证添加防伪标识。
(3)打印预览:预览需要打印的安乐证;
(4)卡片管理:主要完成发卡、挂失、解挂、报废和处理卡操作异常等内容。
上述实施例中,数据中心3包括供电设备、数据处理服务器和通信设备。供电设备为数据处理服务器和通信设备供电。数据处理服务器与通信设备连接。进一步地,数据中心3还包括环境控制设备和安全防范设备。环境控制设备用于为数据处理服务器提供所需的运行环境。安全防范设备用于防火。
进一步地,数据中心3的整体网络结构包括接入层、分布汇聚层和核心层。
其中,接入层为连接中断设备的网络边缘。为改进接入层的可管理性,在接入层中设置一个监控管理区域,该监控管理区域用于实现身份认证与MAC 地址绑定等保障安全性管理。同时在接入层中设置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无线通信模块等传输介质,实现与用户连接,并进行业务和带宽的分配。接入层具有低成本和高密度等特点。
分布汇聚层主要用于连接接入层节点和核心层中心。为了保证数据中心3 网络的安全性,分布汇聚层的智能服务机箱采用内置防火墙模块(FWSM)和应用控制模块(ACE),其能够提供应用级安全访问控制和应用优化、负载均衡功能的机箱。分布汇聚层也能够进行访问流量控制或者访问权限约束。
核心层用于实现骨干网络之间的优化传输。为确保核心层的安全,核心层中设置大型光核心DCE交换机、网路审计设备、入侵检测设备和负载均衡器等。
进一步地,为确保数据中心3网络的安全性,数据中心3还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安全性设置:一、设置安全性设备。二、设置安全性网络,其包括进行用户接入认证、授权和审计,以防止非法接入;进行传输加密,以防止信息的泄漏和窥测;进行安全划分和隔离,以防止为授权的访问等。三、设置安全性系统,其包括通过准入控制使健康的机器接入网络;通过事前探测即时分流来防止大规模DDoS攻击,进行全局的安全管理等。
上述实施例中,即时发卡系统4中包括智能CPU卡和打印机。打印机对写入了逝者信息的智能CPU卡进行打印。即时发卡系统4采用热升华再转印技术,通过色带把电脑输出的图像预先打印到专用的树脂印模上,然后再将转印膜上的图像通过热转印轴反压融合层压到智能CPU卡上。确保打印出高清晰、高质量、经久耐用的安乐证卡片。进一步地,安乐证卡片上具有荧光防伪层和激光防伪层。
即时发卡系统4具备以下功能特点:
(1)再转印证卡制作技术,真正照片级打印效果。
(2)完美单面/双面边到边无边距打印。
(3)真正的超高速单面/双面打印。
(4)具有翻转矫正防弯曲功能。
(5)多种写磁卡、写IC卡、写射频卡扩充模块。
(6)货币级UV荧光防伪打印。
(7)色带信息安全擦除功能。
(8)具有耗材安全机械锁功能。
(9)具有智能化驱动程序、监控程序、高速网络打印接口。
本发明涵盖火化证功能的民政管理系统的功能一是联网殡葬行业采集的逝者信息,建立全国真实有效的逝者信息数据库,并即时报送更新数据至公安部、民政部等相关部门,最终有助于国家及时的掌握全国统一逝者信息,避免延报、误报、漏报逝者信息给国家带来损失;二是能够实时的办理全国统一的安乐证卡(相当于传统的火化证),并协助公安部即时注销逝者身份证,给逝者家属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能够起到规范化使用安乐证的作用,有助于将安乐证推广成为国家认可的逝者后续事务办理唯一有效证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