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殡葬火化设备,具体的是一种火化机燃烧器升降装置。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山林及耕地面积均有限,为了保护 土地资源.国家提倡以火葬取代土葬,在城市和乡镇设立了许多专业火化的殡仪馆,使用特制的火化机焚尸。现有火化机的燃烧器需要人工移动,费力 费时,而且在退出燃烧器时,存在烟气及恶臭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化机燃烧器升降装置,操作方便、快捷, 延长使用寿命,作业过程中能防止烟气及恶臭外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 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改善炉外工作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火化机燃烧器升降装置,该火化机主要由炉体、燃烧器、供油装置、 供风装置、烟囱、控制电路组成,炉体有由前支架、后支架、两侧支架、顶 架构成的炉壳,炉壳内设有由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构成的炉壁,炉体中央为 供焚化尸体的卧式主炉膛,该主炉膛的两侧有排烟气通道连通烟囱,烟囱内 装有连接鼓风机的文丘里引射管;主炉膛前方设有由升降机构操作的保温炉 门,主炉膛后方设有操作门、下方设有骨灰斗、主炉腔后端顶部装有主燃烧 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化机还设置有一燃烧器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由滑动框架、导轨 和移动手柄组成,所述燃烧器固定在滑动框架中,该框架以滑轮悬挂在固定 于机壳后部中央顶架上的对正主炉膛的两条倾斜设置的导轨的滑槽中,所述 移动手柄一端铰接于操作门外的炉壳上,该手柄有连体支臂铰接于滑动框架;
所述燃烧器从炉膛后部的燃烧器门洞伸入焚尸主炉膛.该燃烧器门洞内 装有一活动门,该活动门铰接于门洞内壁上方,在燃烧器退出该门洞时,所 述活动门依靠重力自行关闭。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
1.本火化机将燃烧器装在一升降装置的框架内,由炉外用手柄控制其沿 导轨进、退出入火化机主炉膛的燃烧器门洞,操作方便、省力、快捷,改善 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在燃烧器退出炉膛时,设置于炉膛内壁的活动门由重力自动关闭,燃 烧器进入炉膛时,活动门自动顶开,作业过程中能在燃烧器由滑轨升降进入 和退出燃烧器门洞时防止烟气及恶臭外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工作人 员的炉外劳动条件。
现混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火化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燃烧器升降装置的结构详图。
附图编号:
1.遗体 2.送尸床 3.墙
4.炉门 401.前炉门 402.后炉门
5.主炉膛 501主炉膛侧风管 502.主炉膛顶风管
503.炉底板
6.操作门 601.操作门配重
7.骨灰斗
8.燃烧器 801.燃烧器门洞
9.升降装置
901.滑动框架 902.滑轮 903.导轨
904.活动门 905.连体支臂 906.铰销
907.活动门 908.铰销
10.供风管 11.鼓风机 12.二次燃烧室
121.通道 122.顶部风管 123.通道
13.三次燃烧室 131.副燃烧器 14.地下烟道
15.鼓风机 16.文丘里引射风管 17.烟囱
18.炉壁
请参照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火化机燃烧器升降装置主要由炉体、 燃烧器、供油装置、供风装置、烟囱、控制电路组成,炉体有由前支架、 后支架、两侧支架、顶架构成的炉壳,炉壳内有由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构 成的炉壁18,炉体中央为供焚化尸体的卧式的主炉膛5,主炉膛5两侧 有排烟道124连通烟囱17;主炉膛5前方设由有升降机构操作的保温 炉门14,主炉膛后方设有操作门6,主炉膛5后端顶部装有主燃烧器8, 主炉膛5后端下方设有骨灰斗7;所述控制电路已另行申请专利,该控制 电路也可使用已有技术,本专利申请主要涉及主炉膛燃烧器的升降装置。
请同时参照图4,所述火化机燃烧器升降装置9,由滑动框架901、 导轨903和操作手柄904组成,所述燃烧器8固定在滑动框架901 中,该框架以滑轮902悬挂在固定于炉壳后部中央对正主炉膛5的顶架 上的两条倾斜设置的导轨903的滑动槽中,所述操作手柄904一端铰 接于燃烧器门洞801外的机壳上,该手柄有连体支臂905铰接于滑动 框架901;
所述燃烧器从主炉膛后部的燃烧器门洞伸入焚尸主炉膛5,该燃烧器 门洞801装有一活动门907,该活动门铰接于燃烧器门洞内壁上方, 在燃烧器退出该门洞时,所述活动门907依靠重力自行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