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需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的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内腔被分隔为墓穴腔和墓碑腔;在所述墓穴腔内设有骨灰盒存放箱体,在所述骨灰盒存放箱体的左右外侧面上设有滑轨A,在墓穴腔所对应的固定框架的左右侧部设有与所述滑轨A相适配的导轨A,在所述骨灰盒存放箱体的背部设有用于驱动骨灰盒存放箱体升降的电动升降机构A,所述电动升降机构A与骨灰盒存放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墓碑腔内设有前碑板、后碑板及用于驱动前碑板和后碑板升降的电动升降机构B,在墓碑腔所对应的固定框架的左右侧部设有导轨B和与所述导轨B相适配的滑轨B,所述前碑板和后碑板的两侧边均固定在相应侧的滑轨B上,所述电动升降机构B设置在前碑板与后碑板之间的空腔内,并且分别与前碑板和后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一种实施方案,所述骨灰盒存放箱体的内腔被分隔为若干层存放格,每层存放格的空间至少能容纳一个骨灰盒。
一种实施方案,每层存放格独立设置密闭门。
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电动升降机构A和电动升降机构B均采用电动推杆升降机构,均包括升降推杆、推杆电机、电池电源和推杆电机固定座。
一种实施方案,在骨灰盒存放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固定电动升降机构A的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的前后侧面上开设有腰形槽A,所述电动升降机构A的推杆电机固定座通过L形快速插拔销与所述腰形槽A固定连接;在前碑板和后碑板的顶部对称固定有U形座,在所述U形座的侧面上开设有腰形槽B,所述电动升降机构B的推杆电机固定座通过L形快速插拔销与所述腰形槽B固定连接。
一种实施方案,在所述墓碑腔内还设有副碑板和副碑挡板,所述副碑板位于前碑板的前方,所述副碑板的下端与前碑板的下端铰接;所述副碑挡板的上端固定在墓碑腔所对应的固定框架的顶梁底部,所述副碑挡板的下端位于副碑板顶部以下的前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还包括防腐防水箱体,所述固定框架固定在所述防腐防水箱体内。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在所述防腐防水箱体的顶端设有墓穴盖和墓碑盖。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墓穴盖的后侧边与墓穴腔所对应的固定框架的后顶边铰接,所述墓碑盖与墓碑腔所对应的固定框架的顶部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在墓穴盖上铺设有弹性垫或人工草坪。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通过机械结构实现了骨灰盒存放箱体和墓碑的升降,不仅结构简单、制造和维护成本低,而且升降可靠性高,可明显节约地面上的空间和避免墓碑长期暴露在外遭受外界环境的损坏影响;尤其是,当所述的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还包括防腐防水箱体时,可避免对地下墓葬区进行昂贵复杂的防腐防水处理,只需简单挖一个地坑,直接将整个防腐防水箱体放入其中即可,使用非常方便,易于实现批量化,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进步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俯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前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中所述电动升降机构A与骨灰盒存放箱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中所述电动升降机构B与前碑板和后碑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和11体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中的骨灰盒存放箱体在升起过程中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中的骨灰盒存放箱体在完全升起状态时的后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中的墓碑在完全升起状态时的前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固定框架;1a、墓穴腔;1b、墓碑腔;2、骨灰盒存放箱体;21、存放格;22、密闭门;23、安装孔;24、腰形槽A;3、滑轨A;4、导轨A;5、电动升降机构A;51、升降推杆A;52、推杆电机A;53、电池电源A;54、推杆电机固定座A;6、前碑板;7、后碑板;8、电动升降机构B;81、升降推杆B;82、推杆电机B;83、电池电源B;84、推杆电机固定座B;9、导轨B;10、滑轨B;11、骨灰盒;12、L形快速插拔销;13、U形座;14、腰形槽B;15、副碑板;151、铭牌单元格;16、副碑挡板;17、防腐防水箱体;18、墓穴盖;19、墓碑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包括固定框架1,所述固定框架1的内腔被分隔为墓穴腔1a和墓碑腔1b;在所述墓穴腔1a内设有骨灰盒存放箱体2,在所述骨灰盒存放箱体2的左右外侧面上设有滑轨A 3,在墓穴腔1a所对应的固定框架的左右侧部设有与所述滑轨A 3相适配的导轨A 4,在所述骨灰盒存放箱体2的背部设有用于驱动骨灰盒存放箱体升降的电动升降机构A 5,所述电动升降机构A 5与骨灰盒存放箱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墓碑腔1b内设有前碑板6、后碑板7及用于驱动前碑板6和后碑板7升降的电动升降机构B 8,在墓碑腔1b所对应的固定框架的左右侧部设有导轨B 9和与所述导轨B 9相适配的滑轨B 10,所述前碑板6和后碑板7的两侧边均固定在相应侧的滑轨B10上,所述电动升降机构B 8设置在前碑板6与后碑板7之间的空腔内,并且分别与前碑板6和后碑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
通过将固定框架1设置在地下,使固定框架1的顶部与地上表面平齐,可使家族墓葬装置的主体在不使用状态下处于地下隐蔽,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入土为安”的要求;并且,在需要存放骨灰盒或祭拜时,可使骨灰盒存放箱体或墓碑主体在电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升到地面上,不仅使用方便,可节约地面上的空间,而且不影响外界环境,易于批量化制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骨灰盒存放箱体2的内腔被分隔为若干层存放格21(图中示出了3层,但不限于3层,具体层数可根据具体使用需要进行设计),每层存放格21的空间至少能容纳一个骨灰盒11。每层存放格21可独立设置密闭门22,以方便对每层的独立控制。通过设置存放的层数,以满足家族墓对辈分等级的区分要求,可使同辈份的死者骨灰盒放置在同一层存放格上;通过对每次存放格21独立设置密闭门22,可避免对存放在其它层的骨灰盒的不良影响。
结合图4和图6所示,所述电动升降机构A 5为电动推杆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推杆A51、推杆电机A 52、电池电源A 53和推杆电机固定座A 54,在骨灰盒存放箱体2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固定电动升降机构A 5的安装孔23,在所述安装孔23的前后侧面上开设有腰形槽A24,所述电动升降机构A 5的推杆电机固定座54通过L形快速插拔销12与所述腰形槽A 24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电动升降机构A 5与骨灰盒存放箱体2之间的快速固定和拆卸,实现只在需要升降操作骨灰盒存放箱体2时能快速安装电动升降机构A 5,在使用完毕,可快速拆卸进行单独存放,不仅可明显节约墓园的投资成本,避免电动升降机构的损坏,关键可避免人为破坏地下墓葬装置。
结合图4和图7所示,所述电动升降机构B 8为电动推杆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推杆B81、推杆电机B 82、电池电源B 83和推杆电机固定座B 84,在前碑板6和后碑板7的顶部对称固定有U形座13,在所述U形座13的侧面上开设有腰形槽B 14,所述电动升降机构B 8的推杆电机固定座84通过L形快速插拔销12与所述腰形槽B 14固定连接。通过采用电源集成为一体的电动升降机构B 8及其与前碑板6和后碑板7的顶部之间采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使得电动升降机构B 8与墓碑主体之间可快速固定和拆卸,实现只在需要升降操作墓碑时能快速安装电动升降机构B 8,在使用完毕,可快速拆卸进行单独存放,不仅可明显节约墓园的投资成本,避免电动升降机构的损坏,关键可避免人为破坏地下墓碑。
实施例2
结合图3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所述墓碑腔1b内还设有副碑板15和副碑挡板16,所述副碑板15位于前碑板6的前方,所述副碑板15的下端与前碑板6的下端铰接;所述副碑挡板16的上端固定在墓碑腔1b所对应的固定框架的顶梁底部,所述副碑挡板16的下端位于副碑板15顶部以下的前面。
通过电动升降机构B 8驱动前碑板6上升和下降运动,可带动与前碑板6下端铰接的副碑板15的上升和下降。
实施例3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还包括防腐防水箱体17,所述固定框架1固定在所述防腐防水箱体17内。在所述防腐防水箱体17的顶端设有墓穴盖18和墓碑盖19。所述墓穴盖18的后侧边与墓穴腔1a所对应的固定框架1的后顶边铰接,所述墓碑盖19与墓碑腔1b所对应的固定框架1的顶部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防腐防水箱体17,使固定框架1及骨灰盒存放箱体2和墓碑主体均放置在防腐防水箱体17内,使所述的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形成一个整体,不仅方便批量化制作,而且可避免传统地下墓葬需要对墓葬地坑做复杂防腐防水处理的缺陷,只需有一个与所述防腐防水箱体17相适配的地坑即可,可使所述家族墓葬装置的建立和维护成本得到明显降低。
图10和1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中的墓碑未升起、而骨灰盒存放箱体在升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中的骨灰盒存放箱体在完全升起状态时的后侧视结构示意图;由图10-12可见:通过使所述墓穴盖18的后侧边与墓穴腔1a所对应的固定框架1的后顶边铰接,对骨灰盒存放箱体的升降运动不产生阻碍影响,且所述墓穴盖18可实现自动开合。
图1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中的骨灰盒存放箱体未升起、而墓碑在完全升起状态时的前侧视结构示意图。由图13可见:当副碑板15整体完全暴露在固定框架1的顶部时,由于副碑板15与前碑板6之间是铰接,因此副碑板15此时在没有任何阻挡情况下会倒向墓穴盖18上;另外,可在副碑板15的背面设置多个铭牌单元格151,以详细记录每一位死者的个人信息。
为了进一步减小副碑板15落到墓穴盖18上的冲击力,避免造成对副碑板15及墓穴盖18的损坏,可在墓穴盖18上铺设弹性垫或人工草坪,若铺设人工草坪,还可同时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综上所述可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通过机械结构实现了骨灰盒存放箱体和墓碑的升降,不仅结构简单、制造和维护成本低,而且升降可靠性高,可明显节约地面上的空间和避免墓碑长期暴露在外遭受外界环境的损坏影响;尤其是,当所述的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还包括防腐防水箱体时,可避免对地下墓葬区进行昂贵复杂的防腐防水处理,只需简单挖一个地坑,直接将整个防腐防水箱体放入其中即可,使用非常方便,易于实现批量化,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进步和实用性。
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